澳门永利welcome(中国)有限公司

第七届西部文博会开幕:让文化舞动陕西

\

  2014年9月5日-8日,在中国文化产业全面起步,跨入“黄金十年”的背景下,在陕西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第七届西部文博会沐浴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徐徐春风,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就像是为西部地区启动了全新的“驱动器”,激活着西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无穷潜力。

  回首西部文博会一路走来的9个春秋,尤其是落户陕西后华丽蜕变,不难发现,这个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市政府承办、西安文化产业发展主力军--曲江新区组织实施的西部文博会,已经成为像金字塔和万里长城一样的文化符号,正引领着西部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充满丰收喜悦的秋季,总是让人充满自豪和欢欣。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倒计时牌正在迅速拨转,西部文化再次集中发力的主场--古城西安敞开怀抱迎接海内外的嘉宾。时间指向9月5日-8日,满怀热望的期待中,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光荣与梦想,又将迎来一次释放与交融。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政策鼓舞下,广袤的中国西部掀起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潮,社会聚焦文化,资本追捧项目,市场催生产业,一片广阔的蓝海豁然呈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文化产业正成为西部追赶超越的全新经济增长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着力点。

  伴随着西部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逐步成长为“西部通世界,世界看西部”的一个窗口,促进东、中、西部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一大平台,助推西部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一块“跳板”,汇聚涓流成就全面振兴文化产业的时代洪流。

  2014年9月,古都西安,西部文化产业再次接受市场与海内外民众的检阅。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展示内容不断丰富的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将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如前举办。

  九年历程铸就文化奇迹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平台,在国家部委鼎力支持下,在西部十二省、自治区抱团促进下,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安市政府承办,曲江新区组织实施的西部文博会已经走过了9年的发展历程,一步一脚印,一届一台阶,成功推动西部文化产业大步走向市场,创造了一个个文化传奇。

  9年前的12月8日,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天,首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开幕,西部12个省区市的文化产业代表团联袂亮相。首届西部文博会汇聚了西部的力量,展位达到1700余个,成交金额达到152亿元。第二届在成都举办的西部文博会吸引了全国700余家单位参展,88个文化项目签约。第三届在呼和浩特举办的西部文博会总签约金额119亿元,其中合同金额117亿元。第四届西部文博会有1300多家企业参展。此后,西部文博会一改轮流坐庄的举办方式,落地陕西,由西安曲江新区组织实施,通过机制创新,曲江会展集团旗下专门成立了西部文博会公司,政府主办、市场运营、企业推动、专业招展、创新平台、创意布展,成交额屡创新高、参展客商纷至沓来、社会关注度明显提高,西部文博会成为与深圳文博会齐名的全国性专业展会,成为文化陕西的又一靓丽名片,西部文博会跨入崭新发展阶段。

  在不断积累的产业能量推动下,第五届文博会实现了展会效应的一次飞跃,签约金额猛增至675亿元,比上届翻了八倍以上。西部文化产业的强大内生力得到充分释放。西部文博会的交易平台功能空前增强。参展商总体满意度为92%,参观者的总体满意度为87.7%,上百家参展商当场表示继续参加第六届展会。

  第六届文博会以“创新、改革、发展、繁荣”为主题,以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为核心,开始了向品牌化、专业化及市场化迈进的征程。该届文博会吸引了参展单位、企业共535家,观众35万人次,共征集签约项目68个,总签约额825亿。

  回顾既往,西部文博会在推动东西部文化交流、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产品与服务交易等方面留下了一串串令人鼓舞的数字,正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中一个崭新的平台。

  立足西部,西部文博会肩负着促进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和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历史性使命。西部地区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历史文化的丰富性,旅游文化的完整性,红色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与现代文化的独特性,共同构成了西部文博会的鲜明特色,并成为各类资本追捧、新技术嫁接创新,进行产业化、市场化对接转化的最佳平台,在全国众多文化类展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会展经济提升陕西魅力

  对于会展产业,曾经有这么一个形象比喻:“当一个有影响力的展会在一个城市举办时,就好比有一架波音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举办有影响力的会展,不仅能为主办城市的第三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和贸易机会。

  文化类博览会属于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文化会展业,是文化产业重要门类之一。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将文化会展等列入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要求着力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西部文博会发展历程就是明证。

  “将中国西部文博会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品牌展会,从而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搭建高端平台”,这已经成为西部十二省、市、区政府的共识。而对于西安,对于陕西来说,办好西部文博会,将不断带来一轮又一轮产业发展浪潮。

  为将西部文博会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综合性文化产业投资交易平台,承办单位不断创新服务,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准,除了为参展商们提供标准展位搭建、会标制作、物流仓储等服务外,还将为前来参展的广大客户提供现场接待咨询、现场引导、展品租赁、商务中心、会议接待、电子商务、广播及翻译、礼宾服务、餐饮住宿、交通安排、票务预订等全方位的服务,力求每一个细节尽善尽美。

  据了解,自本届西部文博会启动以来,市场招商成果喜人,主会场5.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600个国际标准展位,被全国各地和海内外参展商抢订一空,往届西部文博会已经让无数参展商尝到了甜头,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本届大会共有政府展团47家,海外展商14家,外省市展团8家,企业展商260家,报名参展本届西部文博会。除此之外,来自芬兰、塞尔维亚、泰国、韩国、肯尼亚、尼泊尔、巴基斯坦、乌干达、孟加拉、老挝等国的领馆、使馆、商会及商业机构等也将参展本届西部文博会,足可见西部文博会的强大号召力。

  文化产业的无穷魅力,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千万种来自天南海北的文化创意产品源源汇聚西安,将呈现怎样的文化气象……文化旅游、出版传媒、数字文化、文化创意、影视投资等诸多文化产业门类,本届文博会将成为历届西部文博会中内容更丰富、规模更大的一次文化产业盛会。

  助推陕西文化产业“丝路交流”

  据组委会介绍,在已成功举办六届的基础上,本届西部文博会以“合作共享改革创新”为主题,坚持“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展会核心功能,全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展示平台、行业性交流平台、专业性交易平台、国际性合作平台。本届西部文博会共设置了5大展馆,期间将举办2014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论坛等4项主题活动,举办《新丝绸之路-长安》交响地图音乐会、临潼国家旅游度假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曲江寒窑遗址公园中华民俗文化艺术季等9大分会场活动。将集中开展产业博览、产品交易、论坛会议、文化演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

  一个城市常常因一次大型展会的出现为世人瞩目,一个专业的会展不仅能拉动城市综合收益,带动产业发展,更可以变成对外交流的窗口。西部文博会落地西安,正是时代赋予陕西的历史机遇。许多品牌展会都成为区域经济和城市影响力的重要发散与推广营销平台,西部文博会对于西部的重要性,不亚于在陕西已连续举办10多年的中国东西部国际贸易洽谈会。

  “在陕西省十二次党代会确立建设‘三强一富一美’新陕西,推动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西部文博会的地位和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位和发掘。通过西部文博会的平台和窗口,积极推动陕西文化同旅游融合、同科技融合、同文化融合,实现陕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西安曲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陕西历史上是开启丝绸之路、传播东方文明的起点,历史上凝结着华夏文化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风靡欧亚大陆,历经千年不衰。在新丝路上,在贯通欧亚的大陆桥上,作为中国段唯一中心城市的西安,无疑将担当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在这样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西部文博会已经突破西部局限,逐渐成为中国东中西部资源、资本、技术、创意嫁接交融的主平台,并进一步发展为东西方文明、文化交融合作的亚欧平台。”

  在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部文博会正发挥更大的产业效应。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西部文博会是西部12省区在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下,依托丰富文化资源对接东部资本、技术市场的重要平台,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追赶超越东部发达地区的重要推动器。同时不仅仅是文化产业发展交易平台,在西部更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引导西部文化企业走向市场,主动迎接顺应时代要求,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文化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区域性发展平台。

  可以相信,大幕将启的西部文博会将带来新的惊喜,在迅猛增长的文化产业脉动中,第七届西部文博会必定会乘风飞扬,再冲新高,让我们静待大幕徐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