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永利welcome(中国)有限公司

西安出版社与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 就两种图书达成版权输出协议

1300多年前,粟特人从撒马尔罕出发,历经长途跋涉来到长安,学习唐代桑皮纸造纸技艺,桑皮纸沿着古丝绸之路传遍中亚和欧洲,以纸质书本为文明载体的传播方式沿用至今。千余年后,撒马尔罕和大西安之间以书本交流的文明碰撞依旧活跃。
 
        以书为径,从长安到西安
        近日,西安出版社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就《千年古都 常来长安》《西部向西》两种图书的乌兹别克语出版权达成协议,成功实现版权输出。
 
\
        《千年古都 常来长安》从自然、历史、文化、建设发展成就几个方面向世界展示国家中心城市风采,记录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
        《西部向西》是作者行走中国境内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散文集,通过发思古之幽情,传播与礼赞丝路文化
 
        2023年4月4日,西安出版社社长屈炳耀、副总编辑贺勇华等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系主任DJurayev Dilshod Mamadiyorovich、出版部主任Amriddinov Hayitboy等相关人员举行视频会议。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友好协商,双方就《千年古都 常来长安》《西部向西》两种图书的版权输出事宜达成共识,西安出版社正式授予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以上两种图书的乌兹别克语专有出版权。

\

双方视频会议现场

\
乌方参会人员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城市,被称为“古丝绸之路明珠”。中国古籍中很早就有关于撒马尔罕的记载。《魏书·西域传》称之为“悉万斤”,《隋书·西域记》称之为“康国”,《新唐书》称其又名萨末鞬。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在撒马尔罕设立康居都督府,归安西都护府管辖,自此撒马尔罕与古代中国的往来更加频繁。
 
        书写文明从西安到世界
        作为“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撒马尔罕在新时代全球化的进程中,依旧为中乌两国及世界文明的发展注入着澎湃动力。2022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在讲话中指出,中乌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跨越千年历史长河,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文明的交流需要文明的使者,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无疑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文明使者摇篮”。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乌兹别克斯坦培养外语人才的重点院校之一,为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中亚地区培养外语专家。院校拥有高素质的外国语言学专家以及翻译团队,培养学生深耕于外语翻译领域,开设中、英、德、法、日等多种语言学科。其中,成立于1995年的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系与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多国都建立了科学与文化合作关系,诸多优秀作品被学系教授和教师翻译成乌兹别克语等语言,推动了文化交流与进步。
 
        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下设有东方语言系、出版部等机构,负责翻译出版科学文献、学院内部文献资料和官方论文的部门,拥有经验丰富的乌兹别克语及俄语编辑团队,负责高质量、高标准的印刷品的编校和发行。
 
\
西安出版社获2022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沿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世界文明交流途径之一。中文图书的海外收藏指标也成为城市甚至国家文化输出实力的强有力印证。
        2022年12月8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报告发布,西安出版社荣获“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说明西安出版社图书在各方面均获得海内外读者认可。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旗下西安出版社与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加强项目合作,进行业务互访,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精神内核,延续丝路情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aidu
sogou